内蒙古:乌海消防开展“提质强能”基层指挥员培训工作
为适应新形势下“全灾种、大应急”作战任务需要,切实提升基层指挥员队伍业务素质和能力水平,强化示范引领作用,乌海消防救援支队组织开展“提质强能”基层指挥员综合业务能力培训,营造“层层抓落实、人人有压力、全员主动练”浓厚氛围。
一、党委领航,开通练兵工作“绿色通道”。坚持党委统领。培训工作是提升基层指挥员综合素质的重要举措,同时也是保证队伍整体战斗力的基础工作,乌海支队党委一直将练兵工作当做主业来抓,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制定培训方案。严依奖惩方案。在培训开展前,支队作战训练科严格按照自治区消防救援队伍全员岗位大练兵方案要求,组织全市基层大队、消防站指挥员开展摸底考核,对于考核不到标人员,按照《乌海市消防救援支队提质强能积分制考评办法(试行)》作为晋职晋衔、提拔使用、评先评优、立功受奖的重要依据。常委带头促训。支队党委克服多方困难,在此时开展基层指挥员基地化集训,充分展现支队党委抓练兵工作的决心。培训期间,党委常委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多次到训练场督训、跟训,深入指导培训工作开展。
二、异地统筹,建立培训人员“跟踪档案”。构筑严实配档体系。此次培训采用集中培训和属地培训相结合的方式开展,根据全市基层指挥员考核成绩评定,建立个人“跟踪档案”,对于考核成绩不达标和成绩相对靠后的,依托支队特勤消防站进行封闭脱产集中培训,有针对性制定训练配档,稳步提升训练成绩。属地培训同步统筹。考核成绩达标人员在本单位进行属地培训,并每周将训练情况上报支队备案。理论学习,战例研讨利用远程会议系统全市同步开展,做到“异地统筹”。轮训考核流程闭环。以30天强化训练为一阶段,每周组织开展1次集中考核验收,实现达标一个归队一个,依次补充轮流培训,期间将严格执行培训班量化管理规定,每周量化考核,晾晒学习内容及训练档案。
三、紧贴实战,制定能力提升“良方猛药”。确保对症下药。此次培训服务实战,定位明确,旨在解决基层指挥员队伍业务素质差、能力水平低、引领作用弱等问题,支队结合当前队伍建设需要,按照“缺什么就补什么”的原则,为培训工作制定详细配档。聚焦“两战”研讨。即实战技术研讨和典型战例研讨,通过现场观摩、想定作业、桌面推演等方式,学习固定消防设施实战应用,结合典型火灾战例进行现场提问答疑,加强对灭火救援实战技术、战术的理解运用。抓实“两训”科目。即基础体能训练和操法战术训练,针对全员岗位练兵九项体能训练科目,开展专项强化训练,做到人人过关、全员达标;针对九项操法课目开展轮流指挥、讲解示范、现场组织、实操训练,提升实战化组训能力。救援实效大升级。此次培训纠治“考核考尖子、练兵练尖子”等训风考风不实的问题,建立完善自上而下的全员练兵模式与奖优罚懒的考核机制,切实提高指挥员灾情模拟水平,拉近训练场和战场的距离,帮助基层指战员贴实战谋创新,真正地在实战中练兵、强兵。